课程费用

6800.00 /人

课程时长

3

成为教练

课程简介

本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,让学员迅速体验基于功能点的计划、控制与度量的完整过程。

目标收益

本课程会涉及到以下几种不同角色,并获取相应收益:
中级管理者(20~50下属),大项目经理、多个项目的经理或部门经理,主要负责部门绩效管理、团队建设。
基层管理者(1~5下属),小型团队的技术与任务负责人,负责排定微观计划,判断功能点的完成情况,填报跟踪表。
初级管理者(5~20下属),项目经理级别的负责人,主要负责团队内计划、任务分配、时间协调、跟踪并发现问题,控制进度。
核心开发与测试人员,理解功能点与代码、测试用例之间的关系,从而理解计划的制定依据、跟踪依据。

培训对象

课程大纲

第一步:准备需求文档(5H) 第一类文档:已经由业务部门写成的现成文档
此类文档的编写者由于没有经过功能点的培训,因此其文档中不存在功能点计数项的清晰条目,还存在大量从字面上看不到的功能点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标记、分析后方可计数。
课堂练习:在自己的需求文档中,标识实体(ILF、EIF),并计算早期规模(Indicative Function Point)。在天然的文档中,行为(EI、EO、EQ)遗漏率太高,识别并补充的技巧,需要在下一练习中才能学到。
第二类文档:需求尚未写成,因此可以按功能点从头编写的文档
特色内容:在实践与教学过程中,讲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需求分析法“SEAi需求分析法”,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写需求的时候就顺便完成功能点的拆分工作,通过简单工具甚至可以自动计算功能点数,是普通功能点计数法速度的20~5000倍左右。此方法还可以把需求遗漏率从30~70%降低到5%左右(初学可至15%左右)。
本章节将使用讲师的“SEAi需求结构”的简化版本,在极短的时间内,即可将Word或人类语言拆分并表达为前三层,其第二层就是ILF和EIF(统称为实体),第三层则是EI、EO、EQ(统称为行为),因此可直接用于计算功能点。
课堂练习:1. 将大型需求拆分为场景;2. 在每个场景描述中识别实体(ILF、EIF);3. 用CRUD方法发现潜在的行为(EI、EO、EQ);4. 计算中期规模(Estimated Function Point)。
第二步:功能点估算(3H) 功能点的历史及定义变化
IFPUG功能点定义五种计数项
o复杂的调整因子定义(本课程中弃用)
oNESMA两级简化体系
Indicative Function Point
Estimated Function Point
oAFP简化体系
Agile Function Point
调整因子
软件因素调整因子
o应用类型调整因子
o规模调整因子
o变更调整因子
o二次开发调整因子
o维护调整因子
o多端开发调整因子
开发因素调整因子
o团队经验因子
o语言类型因子
实际使用中因子的选择
课堂练习:1. 使用功能点定义重新理解并修订之前的需求拆分;2. 将大型需求拆分为场景;3. 使用调整因子对功能点总量进行调整;4. 使用自动工具从三层需求结构中直接计算功能点
第三步:造价估算及其标准(3H) 中国的功能点发展历史及标准历史
初期功能点的引入
中国标准时代
o行业协会标准:《软件成本低额规范》
o北京市地方标准
o工信部标准
o国标
o国军标
其他主要参考体系
o韩国标准
o澳大利亚Southern Scope
标准估算过程
功能点定义
估算的三个时机
功能点计数
调整因子计算
派生计算项
o工作量
o成本(不同标准中有两种不同的计算策略)
开发成本计算
总成本计算
o工期
o讲师增补的数值:
逻辑代码行数,代码混沌指数
测试用例数,测试缺陷数,发布缺陷数
基准比对与五点估算
课堂练习:1. 使用Excel完成早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ILF和EIF);2. 使用Excel完成中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EI/EO/EQ);3. 计算所有调整因子的数值,完成功能点调整;4. 计算所有派生计算项;5.完成Benchmarking三点计算(部分数据为五点估算);6. 使用标准模板计算非软件成本
第四步:基于功能点的计划,跟踪,度量,评估(2H) 整体计划
整体计划包括项目早期的立项、合同等计划。也包括了敏捷开发的整体计划。
新产品开发的功能点计划
o二次开发功能点的计算
o其他功能点不覆盖的工作量(如数据导入等)
其他估算与计划方法
o数学方法(代码行法、类比法)
o非数学方法(专家估算法)
迭代计划
迭代计划中使用功能点
o使用SEAi需求条目代替用户故事
o直接从SEAi条目数计算功能点
o维护类任务功能点计算
其他估算方法
o故事点
o鸡蛋估算法,T恤估算法
迭代跟踪,度量,评估
迭代跟踪产品的进度
o量化地跟踪产品的内在质量
使用迭代开发+功能点度量来跟踪,可以有效防止虚假进度。
o内在质量的持续跟踪
可以防止在项目结束时发生质量问题而导致看似顺利的进程受阻。
整体跟踪,度量,评估
整体跟踪发生在项目完成,或大型里程碑(必须是迭代式而非瀑布式里程碑)处,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。
实际完成功能点数据的快速/自动收集
o数据库表法,界面计数法,函数反射法,接口反射法
核心指标度量与评估
o生产率FP/人天,成本RMB/FP,编码消耗率LLOC/FP
o测试密度TC/FP,测试缺陷密度TD/FP,发布缺陷密度RD/FP
QAMMI量化敏捷成熟度模型
o基于功能点+Benchmarking的横向比较
课堂练习:1. 为一个已经完成的项目大致度量其功能点;使用Excel完成早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ILF和EIF);2. 使用Excel完成中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EI/EO/EQ);3. 计算所有调整因子的数值,完成功能点调整;4. 计算所有派生计算项;5.完成Benchmarking五点计算
QAC量化敏捷编码(量化敏捷重构)(1H仅培训,或2H含练习)
以下方法并非“重构”特有,对高标准要求的新项目一样适用。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决策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计划
o重构团队人力模型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跟踪
重构案例分享
潜在练习:此处可对一个实际的正将、正在重构的项目进行练习
QAT量化敏捷测试(1H仅培训,1.5H含练习)
基于功能点的测试密度计划 TC/FP
基于功能点的测试密度度量
o归一化测试密度 RD/FP
基于4个100%的自动化测试策略
潜在练习:此处可现场采集各个项目的度量数据,并按行业计算数据的合理性
QAM量化敏捷度量/绩效管理(0.5H仅培训,1H含额外对一个项目的现场数据收集与计算)
拓展的度量项
o技术相关:CCI代码混沌指数
o测试相关:测试覆盖率,测试频率,测试效率自动化率
o发布相关:发布频率,发测比,线上缺陷次率
基于功能点的敏捷团队绩效管理
o与业界基线的比较
基于功能点的个人绩效管理
第一步:准备需求文档(5H)
第一类文档:已经由业务部门写成的现成文档
此类文档的编写者由于没有经过功能点的培训,因此其文档中不存在功能点计数项的清晰条目,还存在大量从字面上看不到的功能点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标记、分析后方可计数。
课堂练习:在自己的需求文档中,标识实体(ILF、EIF),并计算早期规模(Indicative Function Point)。在天然的文档中,行为(EI、EO、EQ)遗漏率太高,识别并补充的技巧,需要在下一练习中才能学到。
第二类文档:需求尚未写成,因此可以按功能点从头编写的文档
特色内容:在实践与教学过程中,讲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需求分析法“SEAi需求分析法”,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写需求的时候就顺便完成功能点的拆分工作,通过简单工具甚至可以自动计算功能点数,是普通功能点计数法速度的20~5000倍左右。此方法还可以把需求遗漏率从30~70%降低到5%左右(初学可至15%左右)。
本章节将使用讲师的“SEAi需求结构”的简化版本,在极短的时间内,即可将Word或人类语言拆分并表达为前三层,其第二层就是ILF和EIF(统称为实体),第三层则是EI、EO、EQ(统称为行为),因此可直接用于计算功能点。
课堂练习:1. 将大型需求拆分为场景;2. 在每个场景描述中识别实体(ILF、EIF);3. 用CRUD方法发现潜在的行为(EI、EO、EQ);4. 计算中期规模(Estimated Function Point)。
第二步:功能点估算(3H)
功能点的历史及定义变化
IFPUG功能点定义五种计数项
o复杂的调整因子定义(本课程中弃用)
oNESMA两级简化体系
Indicative Function Point
Estimated Function Point
oAFP简化体系
Agile Function Point
调整因子
软件因素调整因子
o应用类型调整因子
o规模调整因子
o变更调整因子
o二次开发调整因子
o维护调整因子
o多端开发调整因子
开发因素调整因子
o团队经验因子
o语言类型因子
实际使用中因子的选择
课堂练习:1. 使用功能点定义重新理解并修订之前的需求拆分;2. 将大型需求拆分为场景;3. 使用调整因子对功能点总量进行调整;4. 使用自动工具从三层需求结构中直接计算功能点
第三步:造价估算及其标准(3H)
中国的功能点发展历史及标准历史
初期功能点的引入
中国标准时代
o行业协会标准:《软件成本低额规范》
o北京市地方标准
o工信部标准
o国标
o国军标
其他主要参考体系
o韩国标准
o澳大利亚Southern Scope
标准估算过程
功能点定义
估算的三个时机
功能点计数
调整因子计算
派生计算项
o工作量
o成本(不同标准中有两种不同的计算策略)
开发成本计算
总成本计算
o工期
o讲师增补的数值:
逻辑代码行数,代码混沌指数
测试用例数,测试缺陷数,发布缺陷数
基准比对与五点估算
课堂练习:1. 使用Excel完成早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ILF和EIF);2. 使用Excel完成中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EI/EO/EQ);3. 计算所有调整因子的数值,完成功能点调整;4. 计算所有派生计算项;5.完成Benchmarking三点计算(部分数据为五点估算);6. 使用标准模板计算非软件成本
第四步:基于功能点的计划,跟踪,度量,评估(2H)
整体计划
整体计划包括项目早期的立项、合同等计划。也包括了敏捷开发的整体计划。
新产品开发的功能点计划
o二次开发功能点的计算
o其他功能点不覆盖的工作量(如数据导入等)
其他估算与计划方法
o数学方法(代码行法、类比法)
o非数学方法(专家估算法)
迭代计划
迭代计划中使用功能点
o使用SEAi需求条目代替用户故事
o直接从SEAi条目数计算功能点
o维护类任务功能点计算
其他估算方法
o故事点
o鸡蛋估算法,T恤估算法
迭代跟踪,度量,评估
迭代跟踪产品的进度
o量化地跟踪产品的内在质量
使用迭代开发+功能点度量来跟踪,可以有效防止虚假进度。
o内在质量的持续跟踪
可以防止在项目结束时发生质量问题而导致看似顺利的进程受阻。
整体跟踪,度量,评估
整体跟踪发生在项目完成,或大型里程碑(必须是迭代式而非瀑布式里程碑)处,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。
实际完成功能点数据的快速/自动收集
o数据库表法,界面计数法,函数反射法,接口反射法
核心指标度量与评估
o生产率FP/人天,成本RMB/FP,编码消耗率LLOC/FP
o测试密度TC/FP,测试缺陷密度TD/FP,发布缺陷密度RD/FP
QAMMI量化敏捷成熟度模型
o基于功能点+Benchmarking的横向比较
课堂练习:1. 为一个已经完成的项目大致度量其功能点;使用Excel完成早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ILF和EIF);2. 使用Excel完成中期功能点估算(基于EI/EO/EQ);3. 计算所有调整因子的数值,完成功能点调整;4. 计算所有派生计算项;5.完成Benchmarking五点计算
QAC量化敏捷编码(量化敏捷重构)(1H仅培训,或2H含练习)
以下方法并非“重构”特有,对高标准要求的新项目一样适用。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决策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计划
o重构团队人力模型
基于功能点的重构跟踪
重构案例分享
潜在练习:此处可对一个实际的正将、正在重构的项目进行练习
QAT量化敏捷测试(1H仅培训,1.5H含练习)
基于功能点的测试密度计划 TC/FP
基于功能点的测试密度度量
o归一化测试密度 RD/FP
基于4个100%的自动化测试策略
潜在练习:此处可现场采集各个项目的度量数据,并按行业计算数据的合理性
QAM量化敏捷度量/绩效管理(0.5H仅培训,1H含额外对一个项目的现场数据收集与计算)
拓展的度量项
o技术相关:CCI代码混沌指数
o测试相关:测试覆盖率,测试频率,测试效率自动化率
o发布相关:发布频率,发测比,线上缺陷次率
基于功能点的敏捷团队绩效管理
o与业界基线的比较
基于功能点的个人绩效管理

课程费用

6800.00 /人

课程时长

3

预约体验票 我要分享

近期公开课推荐

近期公开课推荐

提交需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