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
本次训练营全程采用“实战演练”的方式,即:讲师与学员使用一个贵公司真实存在、正式的产品的场景,通过6项实战演练全景剖析一份有效的商业计划书包含哪些要素、每一项要素的具体要求、各项要素之间怎样保证其一致性,以及,最为关键的,怎样通过商业计划书完整、清晰、深入、细致地阐述新产品研发的底层逻辑。所以,通过学员演练与讲师的点评,在课程结束时,该产品的商业计划书也已形成。
目标收益
培训对象
课程大纲
第一天 |
商业计划书:what & why(9:00~10:00) 一般的,一份有效的商业计划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 第一演练:用户(客户)洞察与市场分析(10:00~12:00) 演练目的:理解市场,理解目标用户/客户,并自觉将新产品规划与公司/部门的业务战略关联起来 演练过程:各小组根据已有的信息描述,依次讨论并确定—— 市场细分——市场容量、当前态势与发展趋势 客户/用户细分——产品所定位的用户/客户及其特征 原始需求/诉求 采用“用户画像”技术综合分析并集成展示上述各项内容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理解和明确本项新产品创意在公司级业务战略蓝图上的目的和位置 新产品创意与用户/客户诉求之间的一致性 第二演练:产品的价值主张、关键业务与商业模式(13:30~15:30) 演练目的:闭环地构建产品概念方案(使用工具“商业模式画布”) 演练过程:各小组在第一演练的基础上,依次讨论并确定—— 产品的关键业务——目标客户/用户能够利用该产品解决哪些问题 产品的价值主张——目标客户/用户能够从该产品中获得哪些关键利益 产品的商业模式——产品如何触达目标客户/用户,产品如何给贵公司带来商业收益 然后,使用“商业模式画布”全景展示上述内容,着重保证各项内容之间的一致性。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上述三项内容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三项内容的底层逻辑是否合理 第三演练:支撑新产品研发的内化需求与外联需求(15:30~17:30) 演练目的:分析并识别支撑新产品研发的内化需求与外联需求都有哪些 演练过程:各小组在前两项演练的基础上,依此讨论并确定—— 为了有效地交付该项新产品,从“内化”的维度需要给该项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哪些支撑,包括但不限于:人力/物力/财力支持、新产品研发流程、考核与激励措施、与既有产品之间的组合与重用…… 为了有效地交付该项新产品,从“外联”的维度需要给该项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哪些支撑,包括但不限于:技术购买/技术合作、新产品推广渠道、新产品的附加服务交付…… 演练重点—— 上述内容转化为新产品研发成本后的量化结果 |
第二天 |
第四演练:整合形成产品路线图(Roadmap)(9:30~12:00) 演练目的:整合形成产品异步式交付市场时的版本路标 演练过程:各个小组推演该产品异步式交付市场时的解决方案包(至少涵盖3个版本路标),包括: 各个版本包含的功能特性 各个版本推向市场时的时间点 各个版本在交付时对目标客户/用户群体上选择与考量 各个版本在交付时的独异点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各个解决方案包之间的间隔是否合理 各个解决方案包之间的递进关系是否合理 是否全面而又深入地考虑了“为了将产品有效推向市场,全公司范围之内需要提供哪些资源”这一命题 第五演练:新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(13:30~15:30) 演练目的:评估新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,并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 演练过程:各小组综合评估该项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风险(仅限于负面风险),并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 讲师讲评 演练重点—— 对风险的评估与考量体现在产品路标之中 第六演练:产品的上市计划(15:30~17:00) 演练目标:产品研发团队就“以市场为核心”的产品研发过程达成一致的理解和共同的认识 演练过程:完整执行产品上市计划的评审过程,即——各个角色(市场、研发、技术支持、销售……)评审产品的上市计划,给出评审意见 讲师讲评 演练重点—— 各个角色在产品上市过程中需要履行的职责 产品上市计划与产品整体业务规划的匹配性 总结和答疑(17:00~17:30) |
第一天 商业计划书:what & why(9:00~10:00) 一般的,一份有效的商业计划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 第一演练:用户(客户)洞察与市场分析(10:00~12:00) 演练目的:理解市场,理解目标用户/客户,并自觉将新产品规划与公司/部门的业务战略关联起来 演练过程:各小组根据已有的信息描述,依次讨论并确定—— 市场细分——市场容量、当前态势与发展趋势 客户/用户细分——产品所定位的用户/客户及其特征 原始需求/诉求 采用“用户画像”技术综合分析并集成展示上述各项内容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理解和明确本项新产品创意在公司级业务战略蓝图上的目的和位置 新产品创意与用户/客户诉求之间的一致性 第二演练:产品的价值主张、关键业务与商业模式(13:30~15:30) 演练目的:闭环地构建产品概念方案(使用工具“商业模式画布”) 演练过程:各小组在第一演练的基础上,依次讨论并确定—— 产品的关键业务——目标客户/用户能够利用该产品解决哪些问题 产品的价值主张——目标客户/用户能够从该产品中获得哪些关键利益 产品的商业模式——产品如何触达目标客户/用户,产品如何给贵公司带来商业收益 然后,使用“商业模式画布”全景展示上述内容,着重保证各项内容之间的一致性。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上述三项内容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三项内容的底层逻辑是否合理 第三演练:支撑新产品研发的内化需求与外联需求(15:30~17:30) 演练目的:分析并识别支撑新产品研发的内化需求与外联需求都有哪些 演练过程:各小组在前两项演练的基础上,依此讨论并确定—— 为了有效地交付该项新产品,从“内化”的维度需要给该项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哪些支撑,包括但不限于:人力/物力/财力支持、新产品研发流程、考核与激励措施、与既有产品之间的组合与重用…… 为了有效地交付该项新产品,从“外联”的维度需要给该项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哪些支撑,包括但不限于:技术购买/技术合作、新产品推广渠道、新产品的附加服务交付…… 演练重点—— 上述内容转化为新产品研发成本后的量化结果 |
第二天 第四演练:整合形成产品路线图(Roadmap)(9:30~12:00) 演练目的:整合形成产品异步式交付市场时的版本路标 演练过程:各个小组推演该产品异步式交付市场时的解决方案包(至少涵盖3个版本路标),包括: 各个版本包含的功能特性 各个版本推向市场时的时间点 各个版本在交付时对目标客户/用户群体上选择与考量 各个版本在交付时的独异点 讲师点评 演练重点—— 各个解决方案包之间的间隔是否合理 各个解决方案包之间的递进关系是否合理 是否全面而又深入地考虑了“为了将产品有效推向市场,全公司范围之内需要提供哪些资源”这一命题 第五演练:新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(13:30~15:30) 演练目的:评估新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,并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 演练过程:各小组综合评估该项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风险(仅限于负面风险),并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 讲师讲评 演练重点—— 对风险的评估与考量体现在产品路标之中 第六演练:产品的上市计划(15:30~17:00) 演练目标:产品研发团队就“以市场为核心”的产品研发过程达成一致的理解和共同的认识 演练过程:完整执行产品上市计划的评审过程,即——各个角色(市场、研发、技术支持、销售……)评审产品的上市计划,给出评审意见 讲师讲评 演练重点—— 各个角色在产品上市过程中需要履行的职责 产品上市计划与产品整体业务规划的匹配性 总结和答疑(17:00~17:30) |